她厚德如玉,氣宇深宏,醫術精湛,性情溫婉
她白衣為甲,笑容明善,言語謙和,對患者懷揣同理心
她因一部電影走上了從醫路,成為一名出色的眼科醫生
她就是甘肅省知名眼科專家、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業務院長王海燕教授
高中時受電影《人到中年》中眼科女醫生陸文婷的影響,在高考填報志愿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蘭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立志投身眼科醫療事業。
從醫前,她十分向往醫生這個神圣的職業;從醫后,發現只有用無數的辛勞和付出才能勝任這個崗位。秉承醫者的初心,1989 年7月大學畢業后,分配到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師從甘肅省第一代眼科專家戴淑芳教授,開啟了她的眼科生涯。
王海燕院長說,戴淑芳教授治學嚴謹、以身立德,對年輕醫生要求甚是嚴格,這個階段通過不斷的臨床實踐和病歷書寫,她努力夯實了醫學基本功,不但學習到精湛的醫術,更是學會了如何做一名受人愛戴的好醫生。
守醫者初心 努力成為追光者
白內障是眼科疾病中發病率較高,且嚴重損害視力的疾病之一。1995年取得主治醫師資格后,王海燕院長又師從省內著名眼科專家白彩霞教授學習白內障顯微手術,憑借扎實的醫學功底和嫻熟的臨床技能,迅速成為科室骨干。
當時的白內障手術還是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切口長達10-12毫米。在快速公益行動中,王海燕院長接觸到日本眼科醫生百賴浩實施的“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術”后,便萌生了學習這一技術的想法。1999年,她只身前往到河南醫科大,自費學習了“白內障小切口”技術,并帶領團隊在省內率先開展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眼科醫療水平的提高,2000年,王海燕院長又到廣州中山眼科進修,學習當時先進的白內障超聲乳化術。2002年,蘭大一院引進了第一臺超乳儀,她作為醫院第一位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的醫生,在不斷的探索和學習中,為數萬白內障患者延續光明。同時作為學科帶頭人,緊跟醫學步伐,促進白內障診療技術的多方面提升。
從醫以來,王海燕院長不僅精勤醫術,更是潛心公益。1998年開始,國家大力推進防盲治盲工作,作為蘭大一院的骨干力量,她多次被省殘聯選中隨“藍天行動”、“光明行動”、“彭年光明行動”醫療隊,赴青海、甘南、臨夏等偏遠地區,為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2002年,由于在“藍天行動”中成績突出,受到甘肅省政府殘工委和香港逸揮教育基金會的表彰。
她說,那時每年都會跟著醫療隊,到偏僻落后的鄉村為村民和牧民做手術,*遠到達東北的吉林和延邊。作為醫療隊中年齡*小的醫生,不喊累、不掉隊,僅在會寧公益行中,快速就做了一百多例手術。
至今還記得,她親手幫一位80歲的老爺子撥開云翳后,老人家看著老伴一臉疑惑:“老婆子,你咋頭發都白了,以前可是烏黑烏黑的長辮子呀”。言未訖,作為主刀醫生的她流下了眼淚,她說我們來得太晚了,讓老鄉們在黑暗中等得太久了。
回首這段經歷,王海燕院長說,其實參加公益,受益的不只是老鄉們,還有自己,每快速公益行,對她來說都是快速鍛煉和洗禮,歷練了堅韌的品格,堅定了從醫的決心,對醫生的職責和擔當也有了更深的領悟。
眼屈光手術 刀尖上的芭蕾舞
醫學至精至微之事,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2007年,蘭大一院準分子激光中心面臨發展瓶頸,王海燕院長因為技術過硬被調至準分子激光中心,實施眼屈光手術,她稱其為“刀尖上的芭蕾”。
而她作為“刀尖上的舞者”,毫厘之間顯身手、細微之處見匠心,為愛美的女孩恢復裸眼清晰視力,幫參軍入伍的青年圓夢軍營,助專業受限的學子順利通關,用指尖點亮無數近視者的睛彩視界。
2012年,蘭大一院引進了全省第一臺FS200+EX500飛秒激光,王海燕院長實施手術。
近視手術是眼手術,王海燕院長解析,手術的目的,是摘掉眼鏡,也能看得清看得遠。手術需要實現的,不僅僅是解決近視者當下的視力問題,更是為了滿足近視者對術后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對醫生的要求極高,容不得一絲閃失。雖然近視手術日趨成熟,但是只要是手術就會有風險,如何控制風險,給近視者提供安心、穩定、優質的視覺質量,才是一名醫生真正的修煉。
隨著科技的進步,近視矯正技術近視者的需求也不斷升級,從過去的摘掉眼鏡到現在的看得清晰、舒適、持久、美麗,她作為甘肅省*早開展準分子飛秒激光近視矯正手術的專家之一,參與并見證了屈光矯正手術的更新換代,也推動了我省屈光醫療技術的發展。
一路走來,作為蘭大一院準分子激光手術中心主任、眼科副主任,王海燕院長致力于眼屈光手術,多方面評估患者眼部條件,嚴把手術安心關,為數萬名近視者摘鏡。她說,醫生不同于其他職業,從事的工作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所承擔的壓力和責任也是常人無法體會和理解的,她要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對每快速手術力求“好”。醫者不易,唯有潛心鉆研,方能不負所托、不負熱愛,亦不留遺憾。
懷揣同理心 做有溫度的醫者
機會,永遠垂青于有準備的人。談及經歷,王海燕院長說,醫生的成長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對來說,她的職業生涯很幸運。1995年取得主治醫師資格、2002年晉升副主任醫師、2004年被評為副教授、2008年晉升為主任醫師。當時的眼科還是綜合眼科,亞專業沒有現在分得這么細,因此一名好的眼科醫生不會局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除了白內障、屈光(近視)手術,王海燕院長在青少年近視防控、眼表疾病、眼眶疾病、綜合眼病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詣。
向光而生是生命的本能,上至白發老人,下至稚稚嬰孩,她把**的年華奉獻給了熱愛的眼科事業,守住了數以萬計患者的光明。有的是孩子,保住了眼睛,可以繼續學業;有些是年輕人,擁有了良好的視力,繼續他們的詩和遠方;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老年人,余生都追隨著她。
醫者仁德,厚德精醫,止于至善。多年的歷練,王海燕院長說,醫生不僅要在做出睿智的判斷和果斷的處理,也要懂得怎樣和患者溝通。她特別喜歡一位西方學者說過的話,“有時,去治好;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拋開技術,這才是醫生*有價值的存在和使命。她說,病人眼睛看不見,承受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深奧的醫學理論知識轉化為患者可以聽得懂的話,去幫助并寬慰他。醫學不能治好一切疾病,不能治好每一個病人,我們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想,讓他們得到溫暖與慰藉,還有尊重,不論身份、地位,尊重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
擔醫者使命 一路繁花一路愛
作為甘肅省知名眼科專家,王海燕院長是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全國委員、甘肅眼科醫師協會副會長、甘肅省醫學會眼科學會屈光學組組長、甘肅激光醫學會副主委、甘肅中西醫結合醫學會眼科專業副主委、甘肅省青少年近視防控專家組成員、宣講團成員,享受甘肅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津貼及隴原人才待遇。
再多的榮譽,也只是對從前的肯定,王海燕院長總是把成績歸因于時代和環境,歸因于自己的導師和引路人。時至今日,提起戴淑芳、白彩霞教授,言語間滿是仰慕和欽佩,她說:“有幸得到兩位專家的指導和培養,讓我不悔行醫路,無愧醫者心。”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是王海燕院長從醫之路的側寫。30年來,她常常鉚足了勁往前走,當停下腳步回頭看時,曾在她的醫學書上涂鴉,7歲就會燜米飯的孩子已成長為陽光少年,方才意識到,這么多年來缺席了兒子的成長。當孩子和家人有需要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手術臺上的病人更需要,而如她所言,這些經歷也是所有女醫生的真實寫照。
工作中,她是至善純良的醫者;生活中,她喜歡嘗試各種新鮮的事物;忙碌的工作之余,她喜歡靜坐下來飲茶,擅長烹飪各種美食,同時又在各類書籍中浸潤自己。她知性美麗、務實篤行,從青澀女孩到聞名全省的“光明使者”,王海燕院長在醫學這片沃土上歷練出自己獨有的醫者氣度,綻放一路繁花。春染杏林芳華錦、步踏繁花溯光來。2022年3月,在蘭大一院耕耘30余年的王海燕院長,加盟普瑞眼科,擔任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業務院長。之所以選擇普瑞眼科,王海燕院長表示,這是一家真正為老百姓治眼疾,做實事的專業眼科醫院,希望在這個平臺重新起航,為更多的眼病患者提供診治服務。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作為蘭州地區眼科專家人才工作站,一直以來致力于打造高層次人才聚集高地,此次王海燕院長的鼎力加入,將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和綜合實力,助推醫院高質量發展。
另外,作為甘肅省青少年近視防控專家組成員、宣講團成員,王海燕院長說:目前,青少年近視防控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在這個背景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平時工作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專長,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出力。青少年重防,成年人重治,我們努力的目的,就是要讓近視發生率逐年降低,不要發展成高度近視,出現眼底病變。青少年近視防控任重而道遠,但王海燕院長有信心,她眼底光芒柔遜,似從前那個女孩,在醫學的道路上傳承、領悟、創新、踐行......為這樣一位沉心奉獻的專家致敬??!